向农村进发:下一个纺织消费增长地
-
2009-11-12 | 童装网 | 编辑:小鱼
【中国童装网】在刚刚闭幕的106届广交会上,纺织服装成交额回升5.9%。业内指出,各种迹象表明,纺织服装行业最糟的阶段已过去。
今天,衣着纺织品已经是中国引以为傲的商品,不仅是青年人,就连年逾古稀的老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都不足为奇,面料的选择也多了很多,纯棉、针织、涤棉、真丝等等一应俱全。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城市和乡村的大街小巷里,人们的穿着都还是单调的黑、白、灰,面料主要是粗棉布。建国60年以来,从我国居民对纺织品的消费变迁,直接透视出改革开放、国富民强的显著影响。
60年:从黑白灰的粗棉布到五颜六色的化纤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得国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服装却是最为简单朴素的粗布衣服,军绿、海蓝充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和苏维埃工农联盟,影响了我国居民的服饰,灰布列宁服、哥萨克式斜开襟小立领衬衣、伊凡诺夫式鸭舌帽、娜塔莎式布拉吉开始显现。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反”、“五反”、“公私合营”,也许是第一次使资方人士自觉地解下领带,脱去西服革履,融入工人群众之中。那个时候,工农装成了4亿人的向往。
1960至1963年间我国经历了特大自然灾害,同时又面临着激烈的国际政治斗争,匮乏的经济使得人们的服饰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局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普通居民对服装衣着的态度写真。文化大革命期间,绿色军便服是所有人唯一认可的服装。此时,居民家用纺织品也主要以粗布床单为主,款式和花样非常单调,只有在新婚夫妇的居室里能够看到一些崭新的床品,而一套新婚的床品往往能够贯穿一个家庭几十年的使用跨度。
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中国人的服饰文化也变得蠢蠢欲动,国民都希望在蓝、绿、灰的单调衣装中增加一点亮色。这时,属于工农服饰风格的烟色棉布条绒大棉袄登台亮相,再配上一条灰色长毛绒领子,有的少女配上一条红绒线化纤围巾,则是额外的装饰物了。此外,还有礼仪、劳动均可用的白布劳动帽、白布围裙和套袖,也代表着70年代的服装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服装设计进入人们的生活,服装由裁缝的单件制作或小作坊加工转变为工厂成衣化批量生产,面料也由粗棉布转为化纤等材料,但样式相对还非常单调。改革开放以来,服装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风格由单一渐趋多元,色彩由单调趋于斑斓,而隐于背后的是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变化。“越来越个性,越来越多元,越来越斑斓”,这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服装变化鲜明而有力的写照。
尽管时代变迁,人们的穿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一些符号却以顽强的生命力被传承下来。代表中国传统服装的旗袍、唐装、中山装,以及各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在新时期更加彰显出其在服装领域的优势地位,呈现“循环上升”的趋势。目前高等教育课堂上正在研讨如何将这些传统元素提取出来,结合现代工艺和手法,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近几年,随着纺织工业发展对化纤需求增长和聚酯国产化技术的重大突破,我国聚酯和涤纶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近30%,涤纶纤维在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近50%。目前市场对化纤仿真技术、天然纤维改性技术、新型纤维和材料的开发和创新需求进一步增加。
改革开放也引领着居民家用纺织品的花样翻新。布艺、亚麻、丝棉、竹纤维等不同种类的织品变换着家居的风格,家用纺织品的种类数量和精细程度丝毫不亚于服装类织品。
如今:服装消费更趋理性化
建国60年至今,我国的居民纺织品消费市场巨大。以2007年为例,我国总共生产布匹675亿米,布匹生产量在2001~2007年间以年均13.6%的速度增长,2007年我国人均可用布匹51.24米,纱15.69公斤。
2007年我国居民共消费衣着类支出1360.3亿元,人均消费103元,占居民全年消费总额的1.45%。我国纺织品服装生产中,60%以上用于国内的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人均纤维消费量每增加1公斤,市场需求就增加130万吨。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纤维消费量达到11公斤,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人均纤维消费量已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当今我国消费者在服装消费中对流行的判断更趋于理性化,对于各种流行潮流,现在的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的盲从和追捧,相比较而言,消费者的服装消费正在呈现出个性化,更多人开始注重能够体现自我魅力和风格的服装。尤其在年轻的新生代中,他们更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个性张扬,也乐于大胆尝试。“生态为基础,时尚为目的”体现了人们对面料的诉求。“生态”是指服装在加工过程中对环境友好,在穿着时呵护人体;“时尚”是对款式、色彩、图案等视觉方面的要求。天然的棉、毛、麻、丝面料将继续占有市场不败之地。随着人们概念的加深,免烫、防污、保暖、抗菌防臭、防静电面料不断得到认可与接受,并首先在职业装以及特种服装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各类具体的纺织品服装产品中,3%~8%的消费者表示可以消费价格较高的纺织品服装,但物美价廉的中、低档纺织品服装仍是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他的消费能力(收入水平)和对于该商品的心理价位。心理价位的产生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商品的材质、质量、品牌、性能(功能)、耐用程度、可替代性、工艺技术含量、款式与花色、与其他商品的价格比等。
目前,纺织品的品牌消费刚刚起步,品牌消费将是引领居民纺织品消费走向高端的标杆。据统计,目前有49%的消费者是通过自己在购物现场的观察来决定购买与否,有19%的消费者是通过朋友推荐介绍来决定购买某种产品的。因此,纺织品服装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体验的方式产生的,这说明品牌消费习惯的养成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建立。
未来:农村市场成纺织品消费主要增长点
现阶段我国居民家用纺织品的消费仍以城镇市场为主,消费量呈现快速的扩张,且以刚性消费需求为主,需求弹性相对较小。据测算,目前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年均增长4.4%。预计今后几年,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年平均增长7.4%。随着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有望成为纺织品消费的主要增长点。此外我国汽车、建筑、卫生、水利、农业、能源等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的快速增长。
除衣着类消费以外,家用纺织品市场也非常可观。2007年,我国家装消费超过3000亿元,其中25%的家装消费开支用于家用纺织品消费,即家用纺织品消费规模达到750亿元,且这一数字仍以每年三成的比例增长。目前,我国家用纺织品人均消费占消费性支出还不到1%,是衣着类消费的7%,而发达国家衣着消费与家用纺织品消费支出基本持平,说明我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国家用纺织品的产量和消费量约占本国纺织产业总量的23%左右,而日本和美国的这一比例则达到1/3,这表明中国家纺市场还有很大的释放空间。目前,占中国人口总数近七成的农村人口对于家用纺织品的消费只占消费总量的二成,农村人口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家用纺织品市场的长期发展。
如今,我国居民主要的纺织品消费渠道中衣着类和家装类的市场总和超过2100亿,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才能满足居民日益多样的纺织品消费需求。
纺织品消费水平是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我国国力发展水平的一种直接反映。建国60年以来,我国居民纺织品消费不论从种类、数量,还是款式、面料,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纺织品消费的发展过程,见证了我国60年的辉煌变迁。
今天,衣着纺织品已经是中国引以为傲的商品,不仅是青年人,就连年逾古稀的老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都不足为奇,面料的选择也多了很多,纯棉、针织、涤棉、真丝等等一应俱全。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城市和乡村的大街小巷里,人们的穿着都还是单调的黑、白、灰,面料主要是粗棉布。建国60年以来,从我国居民对纺织品的消费变迁,直接透视出改革开放、国富民强的显著影响。
60年:从黑白灰的粗棉布到五颜六色的化纤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得国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服装却是最为简单朴素的粗布衣服,军绿、海蓝充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和苏维埃工农联盟,影响了我国居民的服饰,灰布列宁服、哥萨克式斜开襟小立领衬衣、伊凡诺夫式鸭舌帽、娜塔莎式布拉吉开始显现。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反”、“五反”、“公私合营”,也许是第一次使资方人士自觉地解下领带,脱去西服革履,融入工人群众之中。那个时候,工农装成了4亿人的向往。
1960至1963年间我国经历了特大自然灾害,同时又面临着激烈的国际政治斗争,匮乏的经济使得人们的服饰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局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普通居民对服装衣着的态度写真。文化大革命期间,绿色军便服是所有人唯一认可的服装。此时,居民家用纺织品也主要以粗布床单为主,款式和花样非常单调,只有在新婚夫妇的居室里能够看到一些崭新的床品,而一套新婚的床品往往能够贯穿一个家庭几十年的使用跨度。
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中国人的服饰文化也变得蠢蠢欲动,国民都希望在蓝、绿、灰的单调衣装中增加一点亮色。这时,属于工农服饰风格的烟色棉布条绒大棉袄登台亮相,再配上一条灰色长毛绒领子,有的少女配上一条红绒线化纤围巾,则是额外的装饰物了。此外,还有礼仪、劳动均可用的白布劳动帽、白布围裙和套袖,也代表着70年代的服装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服装设计进入人们的生活,服装由裁缝的单件制作或小作坊加工转变为工厂成衣化批量生产,面料也由粗棉布转为化纤等材料,但样式相对还非常单调。改革开放以来,服装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风格由单一渐趋多元,色彩由单调趋于斑斓,而隐于背后的是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变化。“越来越个性,越来越多元,越来越斑斓”,这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服装变化鲜明而有力的写照。
尽管时代变迁,人们的穿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一些符号却以顽强的生命力被传承下来。代表中国传统服装的旗袍、唐装、中山装,以及各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在新时期更加彰显出其在服装领域的优势地位,呈现“循环上升”的趋势。目前高等教育课堂上正在研讨如何将这些传统元素提取出来,结合现代工艺和手法,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近几年,随着纺织工业发展对化纤需求增长和聚酯国产化技术的重大突破,我国聚酯和涤纶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近30%,涤纶纤维在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近50%。目前市场对化纤仿真技术、天然纤维改性技术、新型纤维和材料的开发和创新需求进一步增加。
改革开放也引领着居民家用纺织品的花样翻新。布艺、亚麻、丝棉、竹纤维等不同种类的织品变换着家居的风格,家用纺织品的种类数量和精细程度丝毫不亚于服装类织品。
如今:服装消费更趋理性化
建国60年至今,我国的居民纺织品消费市场巨大。以2007年为例,我国总共生产布匹675亿米,布匹生产量在2001~2007年间以年均13.6%的速度增长,2007年我国人均可用布匹51.24米,纱15.69公斤。
2007年我国居民共消费衣着类支出1360.3亿元,人均消费103元,占居民全年消费总额的1.45%。我国纺织品服装生产中,60%以上用于国内的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人均纤维消费量每增加1公斤,市场需求就增加130万吨。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纤维消费量达到11公斤,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人均纤维消费量已跃居世界领先水平。
当今我国消费者在服装消费中对流行的判断更趋于理性化,对于各种流行潮流,现在的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的盲从和追捧,相比较而言,消费者的服装消费正在呈现出个性化,更多人开始注重能够体现自我魅力和风格的服装。尤其在年轻的新生代中,他们更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个性张扬,也乐于大胆尝试。“生态为基础,时尚为目的”体现了人们对面料的诉求。“生态”是指服装在加工过程中对环境友好,在穿着时呵护人体;“时尚”是对款式、色彩、图案等视觉方面的要求。天然的棉、毛、麻、丝面料将继续占有市场不败之地。随着人们概念的加深,免烫、防污、保暖、抗菌防臭、防静电面料不断得到认可与接受,并首先在职业装以及特种服装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各类具体的纺织品服装产品中,3%~8%的消费者表示可以消费价格较高的纺织品服装,但物美价廉的中、低档纺织品服装仍是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他的消费能力(收入水平)和对于该商品的心理价位。心理价位的产生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商品的材质、质量、品牌、性能(功能)、耐用程度、可替代性、工艺技术含量、款式与花色、与其他商品的价格比等。
目前,纺织品的品牌消费刚刚起步,品牌消费将是引领居民纺织品消费走向高端的标杆。据统计,目前有49%的消费者是通过自己在购物现场的观察来决定购买与否,有19%的消费者是通过朋友推荐介绍来决定购买某种产品的。因此,纺织品服装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体验的方式产生的,这说明品牌消费习惯的养成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建立。
未来:农村市场成纺织品消费主要增长点
现阶段我国居民家用纺织品的消费仍以城镇市场为主,消费量呈现快速的扩张,且以刚性消费需求为主,需求弹性相对较小。据测算,目前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年均增长4.4%。预计今后几年,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年平均增长7.4%。随着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有望成为纺织品消费的主要增长点。此外我国汽车、建筑、卫生、水利、农业、能源等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的快速增长。
除衣着类消费以外,家用纺织品市场也非常可观。2007年,我国家装消费超过3000亿元,其中25%的家装消费开支用于家用纺织品消费,即家用纺织品消费规模达到750亿元,且这一数字仍以每年三成的比例增长。目前,我国家用纺织品人均消费占消费性支出还不到1%,是衣着类消费的7%,而发达国家衣着消费与家用纺织品消费支出基本持平,说明我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国家用纺织品的产量和消费量约占本国纺织产业总量的23%左右,而日本和美国的这一比例则达到1/3,这表明中国家纺市场还有很大的释放空间。目前,占中国人口总数近七成的农村人口对于家用纺织品的消费只占消费总量的二成,农村人口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家用纺织品市场的长期发展。
如今,我国居民主要的纺织品消费渠道中衣着类和家装类的市场总和超过2100亿,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才能满足居民日益多样的纺织品消费需求。
纺织品消费水平是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我国国力发展水平的一种直接反映。建国60年以来,我国居民纺织品消费不论从种类、数量,还是款式、面料,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纺织品消费的发展过程,见证了我国60年的辉煌变迁。
今日焦点 Focus
相关新闻 News
-
秘鲁采取三大措施支持纺织业走出困境
【中国童装网】4月23日讯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给各国经济都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秘鲁纺织工业也因出口市场的萎缩受到冲击。然而,由于行业基础牢固...
2010-04-23
-
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复评工作正式启动
【中国童装网】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复评工作正式启动日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关于开展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复评工作的通知》,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复评工作正式启动...
2010-04-21
-
纺织出口:1-3月我国纺织品出口美国维持强劲势头
【中国童装网】据美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3月我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总额42.02亿美元,与2009年1-3月数据对比,同比增幅达26.13%。延续了强...
2010-04-16
-
纺企称要“两条腿走路
【中国童装网】虽然订单在回暖,但假如单价提不上去,很可能所接的订单越多就亏得越多。第107届广交会将于今天拉开帷幕,不少参展企业对这届展会的成交预期喜忧参半。鉴...
2010-04-16
-
我国首建跨省纺织品市场版权保护合作机制
【中国童装网】纺织品花样的版权是纺织品知识产权的核心内容,浙江绍兴、江苏南通、山东潍坊、广东佛山四地相关部门4月12日在绍兴柯桥共同签约,建立纺织品版权保护协作...
2010-04-15
-
车用纺织品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童装网】随着人们对汽车乘座要求的不断提高,纺织品在汽车内饰、隔音、降噪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正逐步凸现出来。从驾驶舱过滤器、座椅套到后备箱内衬、隔音材料以及地毯...
2010-04-15
关注51kids童装网 51kids